行列輸入法

行列輸入法

我從 2021 年開始學行列輸入法。當時想學個字形輸入法,查一查發現行列輸入法有每分鐘 215.5 字的紀錄,免費、開源又有魚上君做的介紹兼練習網站,我就開始學了。雖說我平常打中文的頻率實在不高,但每天打字練習一個月下來也開始能寫日記,沒幾個月就完全改用行列輸入法了(記得那時候剛好在翻譯 0 A.D.)。教學網站已有,這篇文章寫的主要是我用行列輸入法約三年來的心得,以及各作業系統上目前我認為最好的行列輸入方案。

用行列輸入法有哪些好處?

不用選字

我手寫日記很長一段時間,也寫了十幾本不是日記的筆記本,以前常感覺手寫的速度趕不上腦中的思緒;用注音打字時,想說什麼就能馬上打出來,但有時選字找個老半天就忘了接下來要寫什麼;用行列輸入法打字的話,一旦克服剛開始拆碼、查碼的階段,記住一些常見的重碼,打字速度便只是頭腦與手指靈活度的問題。

雖然注音能用詞彙控制打出的同音字以減少選字,不常見的字詞多打幾次現在的輸入法也能學起來,選字還是沒有行列輸入法穩定、通用;固定並記憶注音的選字順序算是一種方法,但重碼還是會比字形輸入法多。

比較容易記得字怎麼寫

無論多常寫字,偶爾還是會突然發現有的字長得和想像的不一樣(像有段時間以為「薩」的下面是隆)。打注音找不到字會先覺得是選字的問題,但打行列找不到字會覺得是自己打錯了。

方便輸入符號

行列輸入法的「W」鍵只有「女」一個字,所以就把許多符號放在 W 裡面(常用的許多標點符號也可以在其他鍵輸入)。

不用記鍵位(?)

常見的中文鍵盤長這個樣子: 大千鍵盤

在一般的大千鍵盤上(也就是中文),左上是英文,右上是大千排列的注音,左下是倉頡,右下是大易。若要學倉頡或大易,得要一個個記字根在鍵盤上的位置;但行列的字根都從十個基本筆形組合而來,只要記得基本筆形就能推出字根,經由規則就能推出字根在鍵盤上的位置。

雖然這麼說,實際上打久了還是會記得每個字根在什麼鍵上,常用的字更會直接記得怎麼打出來。我還沒學過行列以外的字形輸入法,不過我想即使在 QWERTY 鍵盤上照字母順序背「日月金木水火土」不怎麼直覺,熟了以後打起來也就是重碼、簡碼的差別而已。

詞彙輸入

只要輸入一個詞彙的首(尾)共四碼再按「’」,就能直接輸入完該詞彙。當然有些時候會有重碼,但在一些情況下(如輸入成語)能省下不少時間。

行列輸入法的輸入方案

Windows

PTT 的 freaky (jon) 提供的行列輸入法方案最好,還支援自訂詞彙。

Linux

Github 上的 ray2501 開發的最好,支援詞彙輸入。ibus-array 也是一個選擇。

MacOS

OpenVanilla 的行列輸入法最好。

Android

同文輸入法加上 rime-array 是 Android 上最好的行列輸入法方案。雖然 rime-array 也可以在電腦上使用,但因為選字的空位被後面的字填起來了,字常常會出現在不應該在的位置。

iOS

Okidokey是 iOS 上最好的行列輸入法方案(不過我上次用 iOS 已經是好幾年前了)。

← Reddit 的新 API 條款會使人們投向去中心化平台嗎? 日記 →